为什么说进行糖尿病基因检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生活里,我们无数次遇到这样的对话:

老婆:老公,科学家说了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你要控制体重啊!

老公:这些人就是危言耸听,那么多胖子都好好的。

女儿:老爸,医生说你血脂高血压高,要控制饮食的。

老爸:这不能吃那不能吃,一点乐趣都没有了还要命干什么。

哥哥:咱爸有糖尿病,听说这病会遗传。

弟弟:管他呢,我们年纪轻轻不会有事的。

医生:这位孕妇,你的糖筛没有通过。你要控制血糖不然对宝宝不好,建议你到营养门诊看一下。

孕妇:我每天营养可好了。什么营养门诊,骗钱的吧?

事实就是这样无奈。

空腹血糖异常、高血压、高血脂、超重、有家族史……想要分辨一个人是否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很容易,但是让这些人管住嘴迈开腿却很难。尽管科学家反复证实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但是高危人群真正认真、严格地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比例却并不高。

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和医院的因素,比如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医生没有时间讲解预防知识,等等。但更多的,则来自于“不听劝”的准病人们:有的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及时行乐听天由命,有的心存侥幸,浑不把医生的建议当回事——毕竟胖子那么多,哪能个个都有病?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令这些“高危人群”产生足够的动力,积极地预防糖尿病呢?

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基因检测——针对个体的,基于自身遗传特点的糖尿病风险评估。在美国的一项调研中,175位参与者中有98%表示:如果基因检测结果提示糖尿病风险,他们会采取措施改善生活方式;而至于这一意愿的强烈程度?67%的人选择了“非常强烈”。

而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访谈了22个有糖尿病高危体征(咳咳,也就是超重)的参与者,发现了许多截然不同的观点:大部分人非常看中基因检测结果,认为基于基因检测的结果“更科学”、更“恒定”(因为基因是与生俱来的)。另一部分人则把基因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考虑进去。对于假设中“高风险”的基因检测结果,14人表示会产生强烈的改变意愿,而令8人则意愿不强。有趣的是,这两组人在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别,甚至两组之间在饮食、运动情况和家族史等方面也是如此。

而两组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于糖尿病预防的态度。意愿更强的那一组,看待糖尿病预防也更积极。他们大多就糖尿病问题与医生沟通过,甚至已经做出了一些运动和饮食方面的改变。而意愿不足的那一组,有人表示对糖尿病一无所知;有人表示不愿意改变;有人听天由命,有人“船到桥头自然直”。

对于基因检测的态度也是如此,意愿高的那一组积极地寻求基因检测,认为如果预知自己携带了相关“危险基因”的话,会更积极地“提前应对”,也会对自己更“严格要求”。而意愿不强的那一组虽然表示可能会有所触动,但是正如其中一位所说“还早呢,变数太多了,谁说得准呢?”

总而言之,本身更注重糖尿病预防的人也相应更看重基因检测结果所带来的改变。而对于本就不在乎“生活改变”的人而言,基因检测所带来的触动也较小。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病因复杂,虽然病症相同但因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并不一定适合使用相同药物进行治疗。“糖尿病治疗仅依赖常规用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根据个体差异以及身体状态的改变进行动态的用药调整、科学精准的饮食、运动管理才能取得理想效果。